地質災害具有突發性強、破壞力大的特點,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。gnss地表位移形變監測站基于全球衛星導航系統(GNSS)技術,通過接收衛星信號,實現對山體、邊坡、橋梁、大壩等目標的高精度位移監測。它能夠實時感知毫米級的位移變化,一旦監測到目標物體出現異常位移,立即發出預警信號,為地質災害預防和工程安全監測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。
山區地形復雜,受降雨、地震等因素影響,容易發生山體滑坡、泥石流等地質災害。通過在山區危險邊坡、不穩定山體等區域部署gnss地表位移形變監測站,能夠實時監測山體的位移變化情況。當監測數據顯示山體位移速率加快或超過預設閾值時,監測站會迅速將預警信息發送至相關部門和人員,以便及時組織人員疏散、采取工程治理措施,避免或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。
在橋梁、大壩等大型工程建設和運營過程中,結構的穩定性至關重要。gnss位移監測站可以實時監測橋梁墩臺、大壩壩體等關鍵部位的位移變化,為工程的安全評估和維護提供數據支持。一旦發現結構位移異常,能夠及時預警,以便工程管理人員采取相應措施,確保工程安全運行。此外,在地鐵隧道施工、高層建筑建設等領域,gnss位移監測站也可用于監測周邊地表和建筑物的沉降情況,保障施工安全和周邊環境穩定。
gnss位移監測采用衛星定位技術,不受地形、氣候等條件限制,能夠在惡劣環境下穩定工作,實現遠程自動化監測。與傳統的人工測量和光學監測方法相比,gnss地表位移形變監測站具有測量精度高、實時性強、數據連續性好等特點。傳統方法不僅效率低、誤差大,而且難以實現全天候、不間斷監測,而gnss位移監測站可以24小時連續工作,自動采集、傳輸數據,大大提高了監測效率和準確性。同時,監測站支持多站點協同監測,通過構建監測網絡,能夠全面掌握監測區域的位移變化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