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NSS 表面位移監測站借助 GNSS 定位技術,能精準監測山體、橋梁、大壩等物體的表面位移情況,是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設備。它通過接收衛星信號,實時計算監測點的位置變化,哪怕是微小的移動也能被準確捕捉。監測站配備了高精度的 GNSS 接收機,能夠同時接收多顆衛星的信號,利用三角定位原理,精確計算出監測站的三維坐標。當監測的物體發生位移時,監測站的坐標也會相應改變,通過對比不同時間的坐標數據,就能得出物體的位移量和位移方向,精度可達毫米級。
設備能將監測到的位移數據通過網絡實時傳輸到管理平臺,工作人員可遠程查看物體的位移趨勢。傳輸方式多樣,包括 4G、5G 無線網絡以及有線網絡,確保數據傳輸的穩定和高效。在管理平臺上,數據以直觀的圖表和地圖形式呈現,工作人員可以清晰地看到監測點的位置、位移變化曲線等信息,方便對物體的穩定性進行分析。當位移量超過預設的安全閾值時,系統會自動發出預警,提醒相關人員及時采取加固、疏散等措施,避免事故發生。預警方式包括短信通知、平臺彈窗提示、聲光報警等,確保相關人員能第一時間收到警報,迅速做出反應。
GNSS 表面位移監測站廣泛應用于地質災害監測、大型工程安全維護等場景。在山區邊坡監測中,能提前預警滑坡風險;在橋梁運營中,實時掌握橋梁的沉降和位移,保障通行安全;在水庫大壩監測中,確保大壩結構穩定,防范潰壩事故。在山區邊坡,由于地質條件復雜,受到降雨、地震等因素影響,邊坡容易發生滑坡。GNSS 表面位移監測站實時監測邊坡的位移情況,一旦發現位移異常增加,系統立即發出預警,相關部門可以及時組織人員對邊坡進行加固處理,如修建擋土墻、進行植被護坡等,同時疏散可能受影響區域的居民,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。
在橋梁運營中,橋梁長期承受車輛荷載、自然環境侵蝕等作用,可能會出現沉降、位移等問題。監測站實時監測橋梁的關鍵部位,如橋墩、橋臺、橋面等的位移情況,為橋梁的養護和維修提供數據依據,確保橋梁的安全使用。
在水庫大壩監測中,大壩的安全關系到下游廣大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。通過監測站實時監測大壩的位移,一旦發現大壩有位移異常,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加固和修復,防止大壩潰壩引發洪水災害。GNSS 表面位移監測站的應用,為各類工程的安全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