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滑坡、泥石流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易發區域,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設備可提前感知風險,保障生命財產安全。其通過捕捉地質環境變化,轉化為預警信號,為防災減災提供時間,降低災害損失。
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設備按功能可分多類。位移監測設備為核心,包括 GNSS 位移監測站、裂縫位移計等。GNSS 監測站通過衛星定位,監測山體、邊坡的水平與垂直位移;裂縫位移計監測巖體或土體裂縫變化,超閾值觸發預警。雨量監測設備可記錄降雨量與降雨強度,結合地質條件預判災害概率,支撐人員疏散與防護部署。
TH-WY1位移監測站
TH-LFZ1裂縫監測系統
技術設計上,監測預警設備注重精準性與穩定性。多數配備高精度傳感器與智能數據采集模塊,過濾干擾信號,保障數據可靠;支持無線傳輸,數據同步至云端平臺,工作人員可遠程查看。部分設備采用太陽能供電,搭配蓄電池,解決野外供電問題,實現 24 小時運行。
應用場景方面,設備適配范圍廣:山區居民點周邊可監測山體穩定性;公路、鐵路沿線邊坡區域可監測位移,防止交通中斷;礦山開采區可監測地面塌陷、尾礦庫滑坡風險;水庫庫區、隧道等工程現場可保障施工安全。
當前,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設備向智能化、一體化發展,部分可實現多參數聯動分析,結合 AI 提升預警準確性。此類設備為地質災害易發區管理部門、工程單位提供技術支撐,助力科學防災、主動避災。